高溫合金等材料近幾年有新發展嗎
世界銀行貸款在金屬所建立了高性能均質合金工程研究中心。高溫合金等材料該成果獲1986年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及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。1998年7月在美國華盛頓國際材料研究學會上,師昌緒做了“微量元素控制的低偏析高溫合金”報告,各國學者公認是原創性的工作,獲得了國際材料研究學會聯合會(IUMRS)頒發的 “Innovations in Real Materials Award(實用材料創新獎)”上世紀60年代初,金屬所確定了以發展鑄造高溫合金為主攻方向以后,師昌緒便提出以“金屬的凝固過程”作為主要學科方向。由于高溫合金含十幾種合金元素,而且合金化程度越來越高,凝固偏析成為高溫合金進一步發展的主要障礙。通過試驗和理論分析,發現某些微量元素(如磷、鋯、硼、硅等)不僅本身產生嚴重的凝固偏析,而且還促進某些主元素的聚集。因此,通過有效控制這些微量元素,可大大減少合金的凝固偏析,這一發現被稱之為“低偏析技術”。該技術的應用使得鑄造高溫合金工作溫度提高了20-25℃,變形高溫合金的開鍛溫度提高上百攝氏度。據此發展了一系列低偏析的鑄造和定向高溫合金,如M17F、M17G、M38G、DZ125L等等,多數已應用于我國先進航空發動機上。該成果還被廣泛應用于不銹鋼、抗氫鋼的研制和生產中。當時國家計委在金屬所建立了“低偏析合金材料及制品示范基地”,。當年全世界僅12項工作獲此殊榮,該獎項至今也是中國唯一的實用材料創新獎。